一、难点分析
规模养兔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上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化养兔的难点一是技术因素,二是管理因素,三是社会因素。不同的兔场失败的原因尽管不同,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规模化养兔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笔者将我国规模化养兔难点或规模化兔场的失败的原因细化为以下九个方面:
1、小环境因素。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小环境,主要指家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比如: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根据笔者调查,我国规模型兔场,在环境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和通风不良带来的高湿度,气体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条件。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刘宏峰、李福昌等(2OO2)对室内笼养和室外饲养的规模化兔场环境指标的测定。
以上几个主要环境卫生指标表明室内规模养兔环境恶化程度,说明强化环境控制,优化兔舍环境是规模养兔的重要环节。
此外,根据笔者对国内规模兔场饲养密度的调查,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兔笼,一般每平方兔舍使用面积饲养种兔2.3l只(谷子林,2OOl),而国外养兔发达国家种兔多采用单层悬挂式或双层阶梯、半阶梯式,很少采用三层重叠式。饲养密度增加,造成小气候恶化,是导致规模兔场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饲料因素。规模养兔场对饲料和营养的依赖性很强,在这些方面很容易出问题,比如:配方设计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饲料原料或配方的突然更换,饲料含有有毒成分,滥用药物等,都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国饲草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规模化兔场最大的困难就是粗饲料不能很好解决。这是由于规模化兔场的粗饲料需要量大,而且需要四季稳定提供。但由于粗饲料种类多,质量差异大,质地蓬松,贮存困难,容易经受风雪雨霜侵袭而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家兔中毒死亡。根据笔者了解,几乎百分之百的规模兔场有或多或少地在饲料方面出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