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2)

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2)

插好纸钱后,接着是点蜡烛,摆上菜饭杯筷,给酒杯斟满酒,燃放鞭炮,焚烧箱、包或锡箔阴票,然后每人点燃三炷香,按辈分和年龄大小依次向先祖先妣行跪拜叩首礼,再将香插进香炉或拜堂前的土地中。为了使先祖能够得到扫墓者所送去的全部“财帛”,祭扫者手中的香必须插在所焚烧的锡箔阴票的外面。

有一些人也准备了一些锡箔阴票香火放在拜堂外一个角上焚烧,意思是也给其他一些孤魂野鬼送点零用钱,让他们也能在这个“鬼”的节日里不至于到处漂泊,因为贫穷无助而与扫墓者的先人发生争端,弄得先祖节日不得安宁。祖先在地下不得安生,就会牵连到其后代子孙。只有先祖在坟墓里安安稳稳,其子孙后代才会繁荣兴旺。

中国人还认为,祖先的坟墓也与家运相通。如果祖人的坟墓墓堆增高长大,则预示着其子孙的家庭顺利发达。如果祖人坟墓的墓堆下陷,其家运也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关注祖人的坟墓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命运,祖坟如果下陷或出现其他问题,就应该在清明或冬至把它填补整修起来。如果祖坟被挖被盗,那就要和他们拼命。

祖先的坟墓连接着今天的生命和情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祭祖和扫墓。新中国成立后,旧俗虽已改变了许多,但祭祖和扫墓之俗仍在沿袭。学校、工厂、机关等单位则组织学生、工人、干部到烈士墓、塔献花圈祭扫,以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进行传统教育。

与《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