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2)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2)

三、病原。大豆花叶病的病原为大豆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po1y virus group),是大豆主要的种传病毒。病毒颗粒线状分散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大多在650一750纳米×18纳米,平均700纳米×16纳米左右,病毒钝化温度为55一60℃,有的分离物可达66℃,稀释终点10一3至10一6,病液在常温条件下,根据不同分离物,侵染性为3一14天,钝化ph值小于4大于9,感染2一3周病叶细胞内产生内含体为风轮状,大小为12一14纳米,病毒核酸的含量6一7%,核酸分子量为6.5×106道尔顿。

四、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1、侵染循环:大豆花叶病毒在种子内越冬,病毒存在于成熟种子的胚部和子叶内,成为初次侵染来源。播种带毒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尔后发展成系统性侵染,称为第一次侵染。种子带毒率的高低因大豆品种和大豆被侵染的时期不同而不同,平均30%左右,高达70%(种子带毒在4一77.5%之间者亦有报道)。大豆的褐斑粒与病毒一般呈正相关,即病毒高的褐斑粒率也高,但也有病毒高而褐斑粒率不高的,或褐斑粒率高的,而病毒并不高的现象存在。

在田间,病毒扩大再侵染,亦称第二次侵染,主要是大豆蚜、豆长须蚜、马铃薯长须蚜、桃蚜(myzus persicae)和蚕豆蚜等的传播。蚜虫在病株上取食30分钟后,移置到健株上30分钟就可传毒。但已带毒的蚜虫经取食其他作物后病毒就会消失。如以马铃薯长须蚜作试验。当其在不加害作物的情况下,病毒在虫体内可保存8.5小时。在这段时间内,经1次加害大豆或非这-病毒能侵染的马铃薯等植株,病毒即已消失。

2、发病条件:病毒病的发生除与种子带毒量有关外,在田间直接与传毒昆虫的数量有关,与有翅蚜迁飞的关系尤其密切。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和病毒的繁殖,发生就重。一般是在有翅蚜出现高峰期后15天左右,田间普遍发病。

与《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