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的功效与药性特点(2)

2015-03-14

5.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大黄有凉血止血作用,治吐血、鼻血、咯血,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方如《金匮要略》泻心汤;若治尿血、血淋,可配白茅根、血余炭等。现常用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单用研末,如配白及粉、乌贼骨粉内服,可增加止血效果;如鼻血或创伤出血,可用大黄研粉塞鼻或外敷伤口。

6.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瘕瘕、跌打瘀肿。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之功,治妇女经闭瘀血腹痛,可与益母草、当归、红花、芍药等同用,以活血通经止痛;若治瘕瘕积聚,则当配三棱、莪术、丹参、芍药等以活血消瘕。治跌打瘀肿,大黄可与当归、红花、桃仁、乳香等,煎水内服或研末敷于伤处。

7.用于热毒痈肿,丹毒,疮疡,烫伤等。如治热毒痈疮、丹毒,可用大黄配连翘、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等,煎水内服;亦可配黄柏、甘草、天花粉等研末调敷患处。若为肠痈,则配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以清热化瘀,方如&1t;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现临床常用大黄与金银花、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同用,治疗急性阑尾炎。本品还可用于水火烫伤,多用蜂蜜或鸡蛋清调大黄粉涂敷。

与《中药大黄的功效与药性特点(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