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繁育和饲养金鱼苗(2)

2017-08-21

雌鱼产卵后疲乏,游动迟缓,甚至沉入水底,雄鱼仍不停追逐,说明排卵结束,应立即将鱼革移于面盆内,再把雌雄亲鱼移出产卵缸或池,分别放回培育池,精心饲养使之恢复体质。产卵缸或池内的水体,在雌鱼产卵后应全部倒掉,换入同温熟水,同时将粘附在鱼草、缸壁,缸底的鱼卵留在缸内,置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地方孵化。

产卵池在产卵后,也应移出亲鱼,抽出一半池水,注入一半新水,供卵子孵化。刚孵出的金鱼苗体非常纤细幼嫩,游动能力差,不能觅食,依附于鱼草或缸壁,靠吸收卵黄囊内的养分生活,在20℃水温下,经60-70小时幼鱼体上附着的卵黄囊养分已基本耗尽,鱼苗开始横游并觅食,此时应开始给饵,起初可加入一些绿水作为辅助饵料,接着投喂熟蛋黄,将黄豆大的熟蛋黄一块用纱布包好,在水面边移动边搓捻,使蛋黄通过纱布散到水里让鱼苗摄食,一颗中等大的蛋黄,一次可喂足鱼苗10-15尾。每天早午晚投三次,喂7-10天,鱼苗达1厘米以上时,便可下池培育。此时应筛选投入浮游动物如水蚤等作饵料。

此外,还要根据鱼苗密度,体质强弱,大小等进行分缸或分池,以防拥挤。鱼苗体质弱小,适应性差,如外界环境突变-易引起病亡,要防止暴雨直淋、水温突变、烈日直射、放养过密(深度20--30厘米的水面一平方米,可放养1-8厘米长鱼苗1000尾)、敌害(水蜈蚣,剑水蚤、松藻虫、蝌蚪等)侵袭、饵料不足、大小鱼苗混杂,并及时做好8~4次拣营造苗工作,以淘汰不合要求的鱼苗,如鱼苗体长达1.5-2厘米时淘汰单尾鳍和苗体弯曲畸形等,体长达2~3厘米时,淘汰三叉尾及背鳍残缺等,体长遮3-4厘米以上时,选出体态优美、色彩艳丽、身体匀称、健壮活泼、尾鳍平展四叉的留下,其余全部淘汰。

与《如何繁育和饲养金鱼苗(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