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豇豆与晚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方式

2016-05-14

1. 模式茬口安排

一般在1月上旬到中旬播种春豇豆,4月份开始收获豇豆,到6月中、下旬收获完毕,7月上旬开始播种晚稻,7月下旬移栽,11月中旬收获晚稻。晚稻收获后及时翻耕田块,又备种春豇豆。

2. 春豇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豇豆品种一般选择荚形和荚色等适合当地南菜北运外销嫩豆荚销售习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盛、产量较高、耐储运的早、中熟良种,如汕美6号、中南10号、春宝1号、桂丰6号、精纯豆角等。这些品种一般每亩产量可达1500~2000千克,高产的可达3000千克。

(2)整地和施足基肥

①选地和整地

种植豇豆地块最好选择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近中性壤土或沙壤土地种植。豇豆不宜连作,宜实行轮作。在东江村采用水旱轮作方式,即早造种植春豇豆,收获后种植超级稻。豇豆种植前要及早耕翻并犁耙田,耙碎土块耙平田块,然后按130~150厘米宽(包沟)起成龟背状的栽培畦,畦沟深25~30厘米,并在田块四周开通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防止雨后田间积水。

②施足基肥

种植豇豆要施足基肥。一般种植前在畦沟中央开施肥沟施人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9%以上)1500~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千克、磷肥50千克,使豇豆前期有充足的营养,为促进全生育期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播种

采用直播方式栽培,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育苗,一般在1月上旬到中旬播种,每畦播2行,行距约60厘米,株距约25厘米,每穴播种2粒,每亩播3500~4000穴,每亩用种量约2.0千克。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约3厘米厚盖种。播种盖土后3天内每亩用95%金都尔ec60~80毫升对水60千克在畦面喷雾防除杂草。

(4)搭小拱棚盖膜

播种后用小竹片及时搭建小拱棚并覆膜保温保湿促出苗。小拱棚竹片间隔60~70厘米,拱顶覆盖塑料薄膜增温和保温保湿。要尽量保持小拱棚膜内温度达20℃~25℃。苗期温度若高于30℃时要注意揭膜降温降湿、通风换气和炼苗,防止幼苗高温高湿徒长。当豇豆蔓长至25厘米时,应逐渐撤除小拱棚覆盖的薄膜,开始搭架引蔓。

与《早豇豆与晚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方式》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