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蚀的危害有哪些 控制土壤水蚀的基本措施

2024-06-10

土壤水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雨水或融雪水乃至灌溉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或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一、土壤水蚀的危害

土壤水蚀的危害

水蚀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的丘陵、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3,水力侵蚀现象非常普遍。水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危害:

一是降低土壤肥力、甚至毁坏农田;二是危害水利设施;三是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四是淤塞水库湖泊,影响开发利用。

不合理的农事操作会助长农田的水蚀程度,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农田水蚀,确保农田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二、控制水蚀的基本措施

控制水蚀的基本措施

水蚀分为溅蚀、片蚀和沟蚀三种基本类型。控制水蚀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工程措施

通过改变坡地地形的梯田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可防治水土流失(包括控制水蚀)。修筑梯田是指通过控制坡长和降低坡度来减缓地面径流,具有较高的控制水蚀、保持水土的能力。根据断面形式,梯田主要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主要包括山坡截留沟、水窖、涝池等。

(2)种植措施

以种植措施增加地面覆盖程度和覆盖时间,通过冠层拦截雨滴、根系固结土体和归还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减轻水土流失。

第一,退耕还林还草。对不适宜农耕的坡地,应从农业全局出发,调整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并发展林牧业。

第二,合理轮作。把防侵蚀作用较强的作物纳入轮作体系,通过合理轮作可有效控制水蚀。

第三,带状种植。带状种植即条带种植,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将耕地划成若干条带,相间种植抗蚀力强弱不同的作物,包括抗蚀力较强的多年生牧草、密播作物和豆科作物,以及抗蚀力较弱的疏生作物。

(3)土壤耕作措施

耕作措施和方法控制水蚀、保持水土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耕作增加地面粗糙程度、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腐殖质含量,提高雨水的入渗能力,减缓和拦截径流,从而控制水蚀,减少水土流失量。

与《土壤水蚀的危害有哪些 控制土壤水蚀的基本措施》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