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

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

清明节祭扫坟茔是和丧葬有关的节俗,中国人对这个节日十分崇重,唐、宋、元、明、清如此,近代现代也不例外。临近清明的几天,不分贫富,不分官民,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扫墓的神货和食品。首先是采办神货,包括香、烛、锡箔、阴票、鞭炮和草纸彩纸;接着是剁肉、沽酒、买菜、做豆腐、挖春笋和采办一应食品;第三是掐蒿春粉做黄蒿包;第四是扎灵箱、錾纸钱、铰孤衣、打包折元宝和置办扫墓酒食器具等等。与此同时,在外经商、打工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们,也正从四面八方向家乡汇聚而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上古时代“墓而不坟”,也就是人老百年以后,安葬时只挖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有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期,墓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和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到了唐代,墓祭也归八五礼,得到了官方的肯定。魏朝官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并且时间极长“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见《魏书•高阳王传》。)民间虽花不起那么多时日,但清明节祭扫是“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到唐代,祭扫祖先坟茔之举已将寒食、清明两个节日联系起来。大诗人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的情况: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诗人在这首诗里描写了当时部分人的凄凄切切,也糅合进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悲楚。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唐代诗人顾非熊也在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中道尽了其间的关系: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时值三月大好时光,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又为春光美景所陶醉,加上给祖先们享祀后的美食弃之不免可惜,于是,在墓地与先人“会餐”的游乐和醉饱也能体现家族的兴盛。因此,在北方便有荷担挑盒,南方便有行船载酒上坟扫墓的热闹场面:衣冠稽首祖茔前,盘供山神化楮钱。俗觅断魂何处去,棠梨花落雨余天。

中国清明扫墓的传统习俗并不局限于清明节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围内都可以,而清明这一天是扫墓的高潮。扫墓有始祖墓、众家墓和本家墓之分。始祖墓即太公墓,为一方姓氏始祖之墓,例如程姓的始迁祖程公仲繁,吴姓的始迁祖吴公罱,吕姓的始迁祖吕曙,郑姓的始迁祖郑传郑玫,金姓的始迁租金安,刘姓的始迁祖刘仲昭,朱姓的始迁祖朱迁等等,凡该姓氏的子孙均要到祭,名为“祭祖”,并由族祠给每户男丁发一串清明肉。

众家墓为本宗本股先祖之坟墓,由本宗本股堂下各家共同祭扫。本家墓为本家祖先之坟墓,只由本家后人祭扫。始祖和众家墓一般在清明节前祭扫,本家墓在清明日祭扫。扫墓的神货有草纸、香、烛、锡箔、阴票、纸钱和鞭炮。扫墓的祭品有猪肉、蒸菜、鱼、豆腐、米饭、黄蒿包、酒等,也有些富裕人家用的是全鸡全鸭,一般为三至六个碗,三双筷子,三个酒杯。扫墓的时间一般要到下午,如果是上午,据说先祖还在睡觉。

扫墓的程序是先拔掉坟墓及其周围的灌木杂草,清扫拜堂,整修和给坟丘培土。浮北很多地方给坟墓培土不用畚箕和洋铲,而是用上衣大襟兜土倒在坟堆上,表示对先祖的怀念和尊敬。整理清扫墙土后,先在坟堆顶上插上纸钱。纸钱是清明扫墓的标志,也是后继有人和是否发达兴旺的标志,纸线插得越多,说明这家人的子孙越多。挂纸钱的竹子要用水竹,绝对不能用苦竹,用苦竹据说会使地下的先祖在冥界内受苦,是把祖人推入地下火坑。所以,如果墓地附近没有水竹,就要在其他地方带来,马虎不得。

与《清明扫墓习俗及其来历》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