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泥鳅的暂养方法简介

文章主题:其它水产品养殖  文章来源:农业百科  发布时间:2022-07-16

夏秋两季泥鳅大量上巿,价格偏低,这时收购一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暂养,到元旦、春节期间价格高时上巿出售。一般而言,泥鳅暂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泥鳅养殖

1、鱼篓暂养

可将一只口径25公分、底径65公分、高24公分的鱼篓放入静水中,每篓放泥鳅7-8千克,如在微流水中暂养,可放养10-15千克。

鱼篓置于水中时要有1/3露出水面,以便泥鳅进行正常呼吸。一旦发现鱼篓的孔眼被塞,要及时刷洗,以防鱼篓内的水质不清新。

2、网箱暂养

网箱的长、宽、高可按2:1:1.5的比例制作,网箱应放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的河道或池塘中。

暂养密度视水温高低、网目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暂养30-40千克。

3、木桶暂养

各类木桶或胶桶均可暂养泥鳅。如用35升容积的木桶,可放养泥鳅5-7千克。暂养开始1-2天每天换水4-5次,第3天后每天换水2-3次。

每次换水仅换去桶内水体的1/3左右,发现死伤泥鳅要迅速捞起。

4、水泥池暂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中转基地,场地要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的地段,水泥池应有排污、增氧等设施,进排水方便。

水泥池规格不一,一般为8米×4米×1米,蓄水量20吨左右。

泥鳅进入水泥池前应严格挑选,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池中的泥鳅规格要一致,可一次性放足,也可随收随放,但放前一定要用3%食盐水浸泡3-5分钟。

在暂养期间,还要适当投喂饵料。泥鳅食性较杂,天然饲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大豆、米糠等。

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及饲养管理方法
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及饲养管理方法
泥鳅具有分布广、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及饲养管理方法,供参考。...
泥鳅木箱养殖技术及需注意事项
泥鳅木箱养殖技术及需注意事项
泥鳅木箱养殖技术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鳅15~20公斤。 1、木箱制作 规格1米1米1.5米,空间容量为1.5米3。 一侧或两侧设直径...
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的病害防治要注意三点:一是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三是禁用违禁药品。本文将介绍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泥鳅的营养价值、营养成分及其适应人群
泥鳅的营养价值、营养成分及其适应人群
泥鳅的营养价值分析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泥鳅养殖的常见三种养殖模式简介
泥鳅养殖的常见三种养殖模式简介
泥鳅的养殖模式 泥鳅的养殖模式较多,有池塘养殖模式、水泥池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和稻田养殖模式等。 1、池塘养鳅模式 池塘养鳅模式是在池中专门养殖泥鳅不套养任何鱼类。常...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 我国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销路很广。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十多年走俏市场,年需求量10-15万吨,但市场只能供应5-6万吨,缺口较大,拉动价格连年攀...
泥鳅养殖池的选择方法
泥鳅养殖池的选择方法
泥鳅养殖池 选择适宜的地点建池,是饲养泥鳅的首要问题。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选择鳅池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位置选择 对场所的要求是日照良好,温暖通风,空气清新,交通...
野生泥鳅苗和野生泥鳅苗成活率的比较分析
野生泥鳅苗和野生泥鳅苗成活率的比较分析
野生泥鳅苗和野生泥鳅苗成活率的比较分析 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40%一60%,最高也不过80%。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野生泥鳅...
泥鳅幼苗不同阶段的培育方法及管理技术
泥鳅幼苗不同阶段的培育方法及管理技术
泥鳅幼苗培育及管理技术 1、前期培育阶段 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等农家肥,也可用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
泥鳅的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方式简介
泥鳅的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方式简介
泥鳅的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 1、完全自然繁殖 完全自然繁殖又叫诱集繁殖,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人工诱集其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在产卵季节,利...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近年来泥鳅价格节节攀升,野生泥鳅量逐年减少,不少人养殖失败,现总结几个常见的养殖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乱购苗种 许多养殖户到外地高价...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