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

文章主题:养虾技术  文章来源:农业百科  发布时间:2022-07-05

虾、蟹的壳软而薄,称软壳病。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全国各养殖虾、蟹地区都有发生。本文谈谈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供参考。

一、虾蟹类软壳病的症状表现

虾、蟹的壳薄而软,壳与肌肉似乎分离,有的在壳下有积水,有的壳粗糙,生长缓慢,活力降低,严重时死亡,或被其他虾、蟹、敌害等吃掉。

用手轻捏虾、蟹的甲壳,如甲壳软而薄,又有甲壳与肌肉分离的感觉,且又不是刚蜕过壳。同时仔细检查虾、蟹,又未发现有病原体和其他病症,即可诊断为患软壳病。

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

二、虾蟹类软壳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虾、蟹软壳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患其他疾病而引起软壳不包括在内(如红体病等),主要有:

1、水中缺钙,水呈酸性

2、营养不全面,饲料中钙含量太多,而磷含量不足,从而严重影响磷的吸收。因为在肠吸收时,钙和磷互相颉颃,在饲料中增加1%钙,磷的吸收将下降20%,磷吸收少了反过来又影响虾、蟹对钙的利用。

3、水质差,如水中含有机锡、有机磷等杀虫剂。

三、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方法

1、定期遍酒生石灰,保持水呈弱碱性,水中含钙离子浓度应不低于1.25毫克/升,最好能在2.5毫克/升以上。

2、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饲料中必须加磷,而不要加钙。

3、加强饲养管理,种好水草,保持水质优良、稳定,提高虾、蟹抵抗力。

4、如水中含有机锡、有机磷等杀虫剂,则必须进行大换水,或泼解毒药。

南美白对虾草鱼混养:发病率低,亩利润可观
南美白对虾草鱼混养:发病率低,亩利润可观
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混养维持水体中生态平衡,极大避免虾病发生,虽不是高产,但稳产,且每年每亩纯利润保持在5000~7000元之间,年年如此,效益可观。 广州市番禺区新垦某虾农在新...
大棚养殖对虾的水温要求 大棚养殖对虾技术要点
大棚养殖对虾的水温要求 大棚养殖对虾技术要点
大棚养殖对虾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许多农民朋友从中取得了丰厚的收益,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本文介绍大棚养殖对虾技术要点,同时也谈谈大棚养殖对虾的水温问题,供参考。一、大棚...
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什么条件,其亩产量是多少
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什么条件,其亩产量是多少
南美白对虾是最为著名的经济虾类之一,我国的养殖面积十分广泛。那么 ,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什么条件呢?其亩产量大约是多少呢?下面我们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如果是海水...
养南美白对虾调水目标及提高水质的调节方法
养南美白对虾调水目标及提高水质的调节方法
对于养虾户而言,水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养好水才能养好虾,这是最为普通的常识了。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养南美白对虾调水目标及提高水质的调水方法,供朋友们参考。一...
养鱼池塘的水质标准用哪四个字概括
养鱼池塘的水质标准用哪四个字概括
入夏以来,为有效防治夏季鱼虾病害,禹城水产局不仅在房寺、伦镇、市中办、梁家、辛店等养殖区域多次进行水质检测,为渔民提供无偿服务,还组织渔技人员到池边塘口手把手教渔...
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和原因 对虾纤毛虫怎么处理?
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和原因 对虾纤毛虫怎么处理?
随着温度升高,最近很多养殖朋友发现自己对虾先是黄脚,黄鳃吃料慢,镜检发现对虾纤毛虫。那么,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和原因是什么呢?发生对虾纤毛虫怎么处理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点及其培育的方法简介
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点及其培育的方法简介
虾苗中间培育是指将个体较小的虾苗放在面积不大的水域内,经过一段高密度的饲养培育,再移入养成池继续饲养的一种过渡性生产措施。本文谈谈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点及其培育的方法...
倒藻是什么意思?池塘倒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倒藻是什么意思?池塘倒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硅藻),给养殖生产造成一定危害。本文谈谈池塘倒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夏秋两季由于气温...
养虾稻田应具备哪些条件?稻田改造和建设方法
养虾稻田应具备哪些条件?稻田改造和建设方法
现在很流行稻虾养殖的生产模式,也算是一种生态养殖,但不是任何一块稻田都可以养虾的。下面介绍一下养虾稻田应具备哪些条件,并谈谈稻田改造和建设方法。保水性能好的一季...
罗氏沼虾苗成活率低与气候、水质有关
罗氏沼虾苗成活率低与气候、水质有关
4月28日,高邮市的陆元洪来电话反映,他最近从吴江正湖虾苗场引进了一批罗氏沼虾苗种,引进后2-3天虾苗全部死亡,且多是在蜕壳的时候死亡,周边有很多罗氏沼虾养殖户,有的苗种...
用草虾料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个误区!
用草虾料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个误区!
白对虾养殖一直存在一现象:在养殖前期虾尚小时,不用白对虾饲料,而选择蛋白含量稍高的草虾饲料投喂。 对此,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养户此举是受养殖经验所误及不安心理作祟,其...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