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产养殖 > 养蟹技术 >

怎样利用稻田高效养殖螃蟹?

文章主题:养蟹技术  文章来源:农业百科  发布时间:2022-07-08

稻田养蟹是效益较高的一种渔农综合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放养蟹苗,将幼蟹养成蟹种,也能养殖成蟹。本文谈谈怎样利用稻田高效养殖螃蟹,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稻田养蟹

一、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公分,宽40-50公分,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

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

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公分、深50公分,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公分,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

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二、苗种的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 10-15克的蟹种 1500-2 000只。

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三、螃蟹的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

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

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公分。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

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秋季河蟹收获期如何抓好病害防治?
秋季河蟹收获期如何抓好病害防治?
秋季是河蟹生长季节,也是河蟹收获的关键季节,希望养殖户认真抓好秋季管理工作。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秋季河蟹收获期如何抓好病害防治,希望对你有帮助。栽种水草和苗种...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亲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亲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1.投饵 饵料要多样化,最好用低值小贝类、沙蚕、小杂鱼、虾、蟹等鲜活饵料,并多种交替使用,每天傍晚投饵1次或早晚各1次。投喂量以次日晨略有少量剩余为宜。 2.水质管理 水质要...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的产卵与孵化技术要点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的产卵与孵化技术要点
1.产卵与抱卵 已交配而未产卵的亲蟹,经精心培育,卵巢发育饱满,若外界条件适合,便可产卵。 吴琴瑟(1992)报道,在水温25~32℃条件下,卵发育较饱满的雌蟹,采取强化培育、...
无公害锯缘青蟹池塘养殖的蟹苗放养方法
无公害锯缘青蟹池塘养殖的蟹苗放养方法
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沿海各省,尤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多,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下面我们谈谈无公害锯缘青蟹池塘养殖的蟹苗放养方法,供参考。以透明度保持在...
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海水蟹的每次长大都要伴随一次脱壳过程,如果不能脱壳成功就会死亡。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出现大批死亡时如何处理。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原因...
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
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
混养是指在同一水体内饲养多个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潜力和提高产量为目标的养殖方式。下面将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一下: 一、选塘。池塘为近正方形(约46亩),四周...
梭鱼种蟹混养关键技术要点,如何进行日常管理
梭鱼种蟹混养关键技术要点,如何进行日常管理
一、准备工作 1、每亩水面用茶饼25公斤或生石灰75公斤;也可用漂白粉,每立方米用量20克,浸泡后全池泼洒。 2、在进水前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粪肥或混合堆肥250-500公斤,...
河蟹的外部构造是怎样的?
河蟹的外部构造是怎样的?
河蟹身体圆方形,扁平。体色在生殖洄游前背部一般呈灰色或深灰,霜降前后,性腺开始发育,壳色转化为墨绿色;腹部灰白色。蟹体外部全身被坚硬的甲壳包裹,用来保护内部柔软的...
河蟹的肢体为什么会“自割”和“再生”
河蟹的肢体为什么会“自割”和“再生”
天然的或养殖的河蟹群中,常常见到一些螫足大小不等和步足特别细小的蟹,这是它们迷惑敌人、防御敌害的一种手段,是河蟹自我保命的一种生物保护适应性。 河蟹好斗是它的天性。...
什么是杀人蟹,杀人蟹能杀人吗?
什么是杀人蟹,杀人蟹能杀人吗?
杀人蟹是生活在日本东南沿海海域中的奇特生物。这种蟹叫“巨型蜘蛛蟹”,是世界上最大的甲壳动物,极像一只巨大的毒蜘蛛,当地渔民也称它为“巨型杀人蟹”,杀人蟹能杀人吗?...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大眼幼体因其1对较大的复眼着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显露于眼窝之外而得名。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在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生活习...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